应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情防控组要求,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牵头组织成立大数据分析工作专题组并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我校应用文理学院2019级地理学专业研究生智国庆随导师孟斌教授于2月12日应邀参与疫情大数据攻关项目,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抗疫工作做出了贡献!
北京联合大学研究生会对学术部部长智国庆进行了采访。
1.参与此次抗疫数据攻关研究项目,你有什么收获?
答:感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以及我的导师孟斌教授让我有这样一个机会去回报社会、服务人民、实践所学。
在全国发生疫情的严重时刻,我和我的导师孟斌教授收到了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的邀请,来到研究院参与项目,开展相关分析工作。我的专业是地理学,负责的部分是疫情“时空特征分析”,即利用疫情大数据对多个地区的疫情扩散风险在空间上进行邻近分析,观察在疫情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区域疫情严重程度的差异。
参加此次疫情大数据攻关项目不仅真正让我实现了“学以致用”,感受到运用所学理论所带来的成就感,也让我在疫情大数据分析的实战中发现到自己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之处,为我后续的理论学习和科研攻关指引了方向。
2.是什么让你参与到疫情大数据攻关项目中并一直奋战在一线的?
答:疫情刚爆发时,我在家里通过电视、手机、网络等很多渠道不仅看到了疫情,也看到了各行各业的战疫报道,我被医护人员逆行到一线与病毒作斗争所感动;被警察日夜奋战在社区和主要道路进行排查所感动;被司机师傅不辞辛苦地运送防疫与生活物资所感动。在这些奋战一线的工作人员中,很多都是和我一样大的90后,甚至还有00后。
作为新时代的研究生,作为即将担负社会重任的90后,我希望为国家、为社会、为抗疫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就在这个时候,导师孟斌教授通过电话联系我,提到目前有一些关于疫情时空间风险的工作需要完成,但是人手不够,正好我在北京,符合疫情防控的要求,可以加入团队一起工作。我义无反顾地响应导师的号召,与导师一起加入了疫情大数据攻关项目中来。
3.在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进行抗疫数据分析的工作期间,有没有发生什么趣事,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吗?
答:整个项目涉及约200人,攻关科研人员来自多个单位、多个领域,攻关方向也不均相同,我和我的导师加入的团队主要是进行疫情大数据时空特征分析,团队的成员大部分是博士,主要来自于中科院地理所、遥感所等,以时空间分析、模型建立为主要研究方向,要实现模型建立就需要用到地图表达,“用地图说话”也是我们团队的一个特色,地理时空模型、地图可视化在工作的过程中吸引了很多其他方向的成员。利用闲暇时间交流一些地理学知识和相关软件的操作方法,也让我体会到了“术业有专攻”的自豪感。
4.你在此次抗疫中的表现非常突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为此还发来了感谢信,对此有什么想分享的感受吗?
答:参与抗疫攻关团队工作并为之努力不仅代表我个人,还代表者我的专业、我的学校,因此我时刻提醒自己认真做好疫情大数据分析工作,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这也是我们当代研究生干部应有的素质,应当承担的使命。